公元621年,李世民下令处死单雄信,当年瓦岗寨结拜过的众兄弟,只有徐世勣一个人向

蕊蕊聊过去 2025-08-13 14:20:01

公元621年,李世民下令处死单雄信,当年瓦岗寨结拜过的众兄弟,只有徐世勣一个人向李世民求情,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功名利禄换单雄信一命,遭到了李世民拒绝。行刑的时候也只有徐世勣前来送行,他对单雄信说:“我知道自古忠义难两全,随后就拔刀割下自己身上的一块肉,喂单雄信吃下,许诺来世还做兄弟。”单雄信吃下后,慷慨赴死。 在隋末那段乱哄哄的年头,瓦岗寨的兄弟们焚香结拜,誓言生死相随,可谁想到,一场恩怨竟让昔日手足刀兵相见?单雄信那杆枪,曾直指李世民胸口,兄弟情谊就此悬在半空,生死一线间,究竟谁能守住那份义气?     瓦岗寨本是翟让拉起的队伍,单雄信和徐世勣都是早年加入的骨干。公元616年,李密投奔瓦岗,帮着打败了隋将张须陀,那仗打得瓦岗名声大噪。次年,翟让让位给李密,本想齐心壮大,可李密后来疑心翟让旧部要夺权,就设宴杀了翟让。单雄信那时跪地求饶,才保住徐世勣一命。 到公元618年,李密决策出错,瓦岗军败给王世充。李密投了唐,徐世勣也跟着去了,可单雄信选择了王世充。从那起,兄弟们分道扬镳,大多归顺李唐,只有单雄信留在洛阳,成了对头。为避嫌,其他人断了联系,就徐世勣还念着旧情。 公元620年,李世民攻洛阳,王世充派单雄信出战。单雄信见李世民就冲上去想取命,徐世勣赶紧拦住,单雄信才顾及旧谊收手。李世民记着这仇。次年,王世充败降,单雄信被俘。李世民下令处死他,徐世勣跪求,用自己功名换命,李世民不答应。 行刑那天,只有徐世勣去送。徐世勣说,自古忠义难两全,又割肉喂单雄信,许诺来世再做兄弟。单雄信吃下,就这么走了。史书上说,这事出自李渊旨意,但李世民主导执行。单雄信勇猛,却因不降和旧怨丢了命。 为什么只有徐世勣求情?瓦岗结拜几十人,早年共患难,可乱世里各人选主不同,目标散了。很多人后加入,跟单雄信不熟,又敌对多年,怕求情影响前途。徐世勣和单雄信同乡,自小认识,感情不一样。他求情失败,还照管单雄信家属,后来在唐朝建功立业。 这段事告诉我们,忠义不是空话,得看大局。国家统一是大事,个人恩怨得放一边。像现在,我们党强调忠诚于人民,团结一心干事业。历史教训就是镜子,提醒大家别让小义坏了大义。 徐世勣后来改名李勣,封英国公,继续为唐效力。单雄信家属得他照顾,避免了后患。这事流传下来,成了“宁学桃园三结义,莫学瓦岗一炉香”的说法。真兄弟,经得起考验。 在我们中国,讲忠义得结合国情。像台湾问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那些所谓“职位”不过是幌子。历史经验证明,统一才能强盛,分裂只带祸乱。

0 阅读:0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