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特务头子毛森抓捕了一个交际花小姐,审讯的时候,毛森用刀划开她的衣服,轻蔑的问道“招还是不招”?说着就又把烟头烫在她的锁骨上。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的厦门,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息,审讯室的灯泡只亮着一半,昏黄的光影把墙上的铁钩、皮鞭照得阴森可怖,毛森站在正中,目光像冰一样扫过眼前的女子,手中那把刀在灯下闪着冷光。 他缓慢地割开她的衣服,像是在享受这个过程,烟头被他按在她的锁骨上,伴随着一声轻微的滋响,皮肤上瞬间起了泡。 空气里混着焦糊和血的味道,女子的肩膀微微一抖,牙齿咬住下唇,没让半点呻吟溢出喉咙,她的眼底深处,藏着一份绝不能交出的秘密。 在外人眼里,她是厦门最耀眼的交际花,舞厅的灯光一打,她像一颗镶了金边的珍珠,高跟鞋踩在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着,裙摆随着音乐轻轻晃动,红唇勾起的笑容让无数军官为之驻足。 没人知道,这份风情背后是一副刀枪不入的心,她的真实身份,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她的笑容和举止都是伪装,是通往敌人机密的通行证。 那双修长的手,能轻轻抚平舞伴的肩膀,也能在不经意间传递出重要的情报。 她的故事要从博爱医院说起,年轻的时候,她跟着姐姐学医,穿着整洁的白大褂,行走在病房之间,那时候的厦门,还在日军的控制下,医院里常有受伤的爱国志士被秘密关押在禁区。 她会假装查房,带着包好的药,从后门翻墙送到他们手里,受伤的人握住她的手,眼里带着泪光,而她只会用力点点头,那时的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护士,但心里已经有了为民族出力的念头。 战争结束后,她离开了医院,在私人诊所里行医,她对穷苦人一视同仁,药钱能免就免,街坊都叫她“小菩萨”。 正因为这份善良与正直,她被党组织秘密吸收,接下来的任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危险——进入上流社交圈,接近国民党高官。 她收起了素净的衣衫,换上丝绸旗袍,涂上烈焰红唇,每一次走进舞厅,都是一次深入虎穴,灯光下,她似乎只是轻轻一笑,就能让对方卸下戒心,但心里却时刻绷着弦。 任务的成果很快显现,她先后接触到几名军官,获取了部队调防和物资运输的重要消息,甚至完成了策反一名国民党少将的任务。 这些情报像血液一样,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让无数同志免于陷入敌人的包围,她知道自己是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步都可能万劫不复。 危险还是来了,那年夏天,毛森被派来守住厦门,他是个精于算计的人,对地下党有着近乎狂热的追杀。 一次掩护同志撤退的行动中,她的身份暴露,被捕那天,她的衣裙被撕裂,双手反绑,押进阴暗的牢房,铁门关上的一刻,她明白自己再也走不出去。 毛森的手段残忍而细致,除了刑具,他还让她目睹狱友被施以酷刑,藤条抽在皮肤上发出闷响,竹签扎进指尖渗出血珠,这种心理折磨比肉体更残酷。 她的眼里有泪,却没有流下来,唇角依旧紧抿着,特务们一次次试图击溃她的意志,得到的只有沉默。 日子在痛苦和煎熬中推移,牢房不到九平米,墙壁冰冷,天窗外偶尔传来解放军的炮声。 她会抬起头,静静地望着那一线天空,炮声越来越近的时候,她的嘴角会轻轻上扬,那是她心里唯一的慰藉——她知道天快亮了。 1949年10月16日,距离厦门解放只剩三天,她被押赴刑场,她低头理了理早已破损的衣襟,抬起下巴,像走在一条通向光明的路上。 她的背影挺直,没有丝毫畏惧,枪声响起的瞬间,她用25岁的生命守住了所有秘密。 三天后厦门解放,有人在她曾经工作的护士站摆上一枝白花,玻璃柜里,她用过的体温计静静地躺着,刻度停在37℃,那是她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温度,也是她一生不曾冷却的热血。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福建炎黄纵横研究会——面对酷刑 严守秘密——记“新中国的奠基石”刘惜芬
1949年,特务头子毛森抓捕了一个交际花小姐,审讯的时候,毛森用刀划开她的衣服,
如梦菲记
2025-08-13 11:18: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