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当着14亿人的面,巴基斯坦陆军司令向印度喊出一句话,印度回应:有胆你就来!

观今言史啊 2025-08-12 10:23:41

突发!当着14亿人的面,巴基斯坦陆军司令向印度喊出一句话,印度回应:有胆你就来! 当地时间8月11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正在美国访问的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接连发表重要讲话,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穆尼尔在美国南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的一场巴侨民活动中表态称,作为核国家,巴基斯坦将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自己利益。 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元帅在8月11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场闭门侨民活动上。   并明确威胁摧毁印度在建水利设施。这番言论迅速点燃印度怒火,印外交部当天强硬回应“绝不屈服于核讹诈”,印媒更痛斥巴方搞“国家恐怖主义”。   穆尼尔的威胁看似突发,实则植根于印巴长达半世纪的水资源争端。今年4月印度以恐袭为由单方面暂停《印度河水条约》后。   已实质性切断杰纳布河等关键水源,导致巴基斯坦旁遮普省20万公顷农田龟裂、全国电力缺口达1.2万兆瓦。   巴方测算,持续断水将致农业减产40%,威胁2.2亿人生计,这触及了巴军方划定的“经济扼杀”核红线。   而印度水利部长“不让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的宣言,更被巴方视为宣战书。   选择在美国领土发声,是穆尼尔精心设计的战略动作。他此行表面是参加美军中央司令换帅仪式。   实则借侨民场合向美印双向喊话:既警告印度“鱼死网破”的代价,又试探美国态度。   耐人寻味的是,美方仅冷淡表示“注意到报道”,未如惯例谴责核威胁。这种暧昧与穆尼尔两个月内两度访美、获国务卿鲁比奥紧急通话的待遇形成反差。   暗示美巴关系正超越传统反恐合作,向能源与战略层面拓展——8月初美巴签署页岩油开发协议,美企将开发巴国2270亿桶石油储量,特朗普更暗示“未来巴油可卖印度”。   印度将穆尼尔的狠话归咎于“美国怂恿”,但更深层的是巴方对印军力膨胀的焦虑。印度近年加速推进“冷启动”快速打击理论。   采购阵风战机、部署烈火-5导弹,并宣称在5月空战中“用俄制S-400击落巴预警机”。   穆尼尔以“卡车撞法拉利”比喻实力差距,实则是拥核弱国的经典威慑逻辑:通过强化“同归于尽”可信度,抵消印度常规军力优势。   水资源争端本质是殖民遗产的恶果。1947年印巴分治武断分割印度河流域,尽管1960年世界银行调停达成《印度河水条约》。   但印度凭借上游优势修建巴格里哈尔等12座大坝,逐步掌控西三河命脉。2025年1月启动的藏斯卡水坝更将控制奇纳布河45%流量。   而巴方作为下游国始终缺乏反制筹码。当国际仲裁机制失效时,“导弹炸坝”便成为弱者最后的底牌。   这场危机暴露了南亚安全架构的脆弱性。两个拥核国将水资源武器化与核威慑挂钩,使地区冲突滑向不可控深渊。   国际战略研究所曾警告“南亚核按钮可能掌握在误判局势的指挥官手中”,而穆尼尔突破性地将“生存危机”定义为“半个世界陪葬”。   实则把区域风险升级为全球灾难。当印军在边境部署烈火导弹、巴军试射沙欣-3作为回应时。   克什米尔民众却在防空洞躲避流弹——正如当地大妈所言:“三代人都在躲炮弹,我们只求平安活着。”   大国博弈让局势更趋复杂。美国一边对印出售F-35强化“印太战略”,一边用能源合作拉拢巴基斯坦;   中国则通过提供歼-10C战机、扩大货币互换支撑巴方防御能力,同时推动上合组织调停冲突。多方角力下,印巴对抗已成代理人战争缩影。   但无论地缘棋局如何演变,核阴影下的平民永远是最脆弱的棋子——或许正如巴农民塔胡尔望着干裂的甘蔗田所言:“没有河水的国家,比沙漠更荒芜。”   参考资料:刚见完特朗普又访美,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对印度直接发出核威胁 2025-08-11 16:08·观察者网

0 阅读:38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