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帆:在安史之乱后至唐宪宗时期,通过一系列政治变革,唐朝廷对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

尔岚看过去 2025-08-09 19:34:48

蔡帆:在安史之乱后至唐宪宗时期,通过一系列政治变革,唐朝廷对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体系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重构,从而形成了相对有利于唐廷维持中央对地方控制的藩镇体系。就江淮藩镇而言,为保持对江淮藩镇的控制从而确保江淮地区的财赋上供,江淮藩镇被唐朝廷打造成了兵力寡弱、文儒之臣领镇、上供丰赡的财源型藩镇,而为了弥补江淮藩镇在面临乱事时军事力量薄弱的缺陷,唐朝廷又建立了一套由中央加以支持统筹,以包括河南藩镇为主的军事强藩对江淮地区加以军事保障的维稳机制,从而确保了兵力寡弱的江淮地区在面临乱事时能够维持和恢复相当程度的稳定。在这种藩镇体系构建完成的同时,新的力量和隐患也在各自体系内悄悄滋生。就江淮地区而言,首先是作为维稳主力的河南藩镇内部地方军人集团逐渐形成,他们更强调地方利益,因而与唐朝廷矛盾渐生而逐渐倾向离心自立。其次是江淮地区的土豪力量日益壮大,在各方面与唐朝廷及江淮藩镇展开博弈,随着土豪武装的兴起,他们已经具备了争夺江淮统治权的实力。这两股力量的生长,成为打破唐朝廷在河南和江淮建立的藩镇体系及将两地区紧密联系到一起的江淮维稳机制的潜在力量,其实可以不无夸张地说即便没有黄巢乱事,河南的地方军人集团、江淮的土豪武装同样会在不久的将来崛起,打破唐朝廷既有的藩镇体系和江淮维稳机制。因此黄巢乱事冲击最大的意义不是在于它如何从根源上改变了唐朝廷的藩镇体系,而是在于刺激了这一体系内的反体系力量(河南的地方军人集团、江淮的土豪武装,甚至是唐朝廷为弥补维稳体制失效而派往江淮的高骈及其着力经营的淮南镇,其离心也与黄巢乱事有着莫大的联系)的迅速崛起,加速了这一体系的崩溃进程,从而使唐末的藩镇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唐朝廷势力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结束了对江淮地区的统治。(《朝廷、藩镇、土豪——唐后期江淮地域政治与社会秩序》,pp.241-42)

0 阅读:0
尔岚看过去

尔岚看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