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兰州,路过五泉山周边的几幢建筑,我在一群建筑周边伫立了好久,思绪万千,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五泉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十年以前我曾经在这一群幢建筑群中的某几幢建筑工地里打过工,冒着40摄氏度的高温,我无尽的汗水曾经掉落在楼层的混泥土里。 记得上高中的那几年,暑假我都去兰州的建筑工地上打工挣学费。等正式放暑假,我父亲就给我联系好了打工的地方。村子里有几个年轻人在兰州打工,随便一打听就能到具体地址,我们村子里的几个和我一样的学生娃,背着蛇皮袋,坐整整一夜车凌晨到兰州。 去兰州五泉山是1999年暑假,我自己准备了被褥,蛇皮带着,从县城坐车直接去兰州汽车东站。凌晨五点多一点到了兰州,天亮还有一点时间,同村接我们的人还没有到,我们几个人就在候车室里先等着。我清楚的记得,在等待的过程中,我看见几个几乎和我年龄一样放暑假准备回家的大学生,有男有女,他们身上散发着青春与时尚的气息。我突然发现我身上穿着平时穿的一件后夹克服,一条洗的快要褪色的裤子,一双我妈刚做的布鞋,和他们相比较显得我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我很土。我就像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呆子,盯着他们看了好久。那几个大学生的自信与阳光,让我记忆犹新,并且深深地震撼了我。 七点我们到了五泉山建筑工地,据说要修十几层的一幢大楼,已经修到了第四层平台了,第三层的模板钢管还没有拆。工人们将第三层的长短不一的钢管和模板扣件拆卸之后拿到第四次平台上,由大工负责搭建柱子模板架子,模板是铁皮的,边沿有孔,用粗钢筋做成扣锁,将一片片模板紧固,模板围绕着从第一层延伸上来的钢筋龙骨网围成一个三米高的粗柱子形状,当然用钢管和扣件固定围成粗柱子模型。一个大工在小工的配合下,一上午可以搭两个柱子模板架子。等所有的柱子模板架子、和上一层的大平层架子搭建完毕之后,选一个日子,大罐车拉来混凝土统一浇筑。 当时大工一天50元—70元工钱,小工是25元,一日三餐在工人灶上吃,伙食每天扣5元。早上9:30休息30分钟,一个人一个2两重的大白馒头,一大马勺开水,做饭的大师送上来的。中午是西红柿面条,我好几次看见大师咬着一根烟双手切菜,烟灰都掉落到大包菜里了。一般晚上还是面条,只是长面条变成三角面条了。我刚到的时候,感觉到每天很饿,好像每天吃不饱,饭量很大,明明肚子吃的鼓鼓的,一会儿又饿了。 我们在2楼住,所谓的住处只是在刚建修好的大平层四周空荡荡的空间里,自己找几块木板和甲基块搭个床,找几根铁丝把蚊帐挂好,就算安了家。 早上6:30开始上工,晚上路灯亮了才收工。等到收工差不多8:30了。早上6:30起来,就已经感觉到兰州的热度了,但也还能熬,太阳虽然大,也还能抗住,在钢管和模板扣件密集的三楼里一遍遍的穿梭,为大工师傅一遍遍的找合适的钢管和模板,熬到9:30,做饭大师傅拿上来大馒头和热水,我已经饥肠辘辘,浑身没有一点力气了。等吃完馒头,我感觉力气又呼呼呼的来了。中午12:00收工吃饭,最难熬的是下午,下午2:00开始上工,这时候大家还在睡眠中,浑身困乏,实在起不来,工头一遍遍的呼叫着催促着上工。这时候的气温达到40、41℃,钢管好像被晒融化了,手都握不住钢管。刚给搭建好模板的柱子模型里浇筑上混凝土,过上几分钟,混凝土在高温的摧残和各种化学作用下完全凝固,拆了模板,混凝土已经用大锤都砸不破了。继续一遍遍的穿行在林立的钢管堆里,刚开始由于没有经验,加上太热,我不愿意戴安全帽,大师傅强调了几次要戴上安全帽,我没有听,光着头去找钢管,没想到把头在头顶的钢管上磕了几次,又不得不戴上了安全帽。我的几个手指头由于长时间握钢管出力,之后又在大热天用凉水洗漱,每天早上起床手指头都是酸肿僵硬的,没有知觉,活动一会儿才感觉手指头是自己的。几乎路灯亮了才收工,吃完饭天已经完全黑了,吃完饭没有其他娱乐生活,早早睡觉。有几个工友有小小的收音机,我感觉很新奇。 兰州最难熬的是噪音、高温、蚊子。噪音白天晚上无处不在,耳朵里一直是各种声音,最主要的是车流声,晚上吵得人睡不着个。高温天气真的难熬,特别是晚上,有人热的一直光着身子。我吃尽了蚊子苦头,有时候蚊子进入蚊帐里,半夜里打蚊子,我的胳膊大腿都被蚊子侵袭了一遍。 五泉山工地上我熬到8月20日,从7月20日到兰州,整整一个月。一个月时间修建了7层楼层,期间同村和我一块上来的几个学生娃提前回去了,干了不到10天时间,原因是受不了这样的苦。 8月21日,我休息了一天时间,洗漱的干干净净,我到包工头那里“借了”150元,花了15元在地摊上给自己买了一件体面的黑色T恤。21日晚上下夜坐车回家了。 如今的五泉山大变模样,高楼大厦林立,广场、停车场、绿茵,一条条马路通向不同的地方,我已经找不到我曾经打工的工地和建筑方位了,几十年过去了,这里已经变化的难以分辨。但曾经的打工经历,历历在目。
前几天去兰州,路过五泉山周边的几幢建筑,我在一群建筑周边伫立了好久,思绪万千,一
时光匆匆微微甜
2025-08-05 01:13:33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