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年黄巢身死,20多个姬妾被俘。唐僖宗在四川举行了献俘仪式。他站在高楼上责问:“你们世受皇恩,为什么从贼?”一个女子抬头辩道:“陛下都逃到了这里,凭什么来责备我们这些女子?”
那年深秋,长安城外的刑场上弥漫着血腥味,黄巢的首级被高高悬挂,这位曾经攻破长安的起义领袖最终兵败身死。
但更令人唏嘘的是随后发生在四川行宫的一幕,二十多名女子被绳索串绑着押到唐僖宗面前,她们都是黄巢的姬妾。
唐僖宗李儇站在成都行宫的高楼上,俯视着这些蓬头垢面的女子, 这个二十七岁的皇帝刚刚经历五年流亡生涯,此刻却摆出胜利者的姿态厉声质问:"尔等皆勋贵之女,世受皇恩,为何甘愿从贼?"
跪在队伍最前列的女子突然抬头,凌乱发丝间露出一双清亮的眼睛:"陛下以万乘之尊尚不能守宗庙,播迁巴蜀,今反责弱女子不能守节乎?"
这段对话在《资治通鉴》里不过寥寥数笔,却撕开了晚唐最血淋淋的真相。
当时关东大地正在经历罕见的持续性旱灾,《旧唐书》记载"自虢至海,麦才半收,秋稼几无"。
可朝廷的租税不仅没减,反而因镇压起义需要层层加码,陕西农民博物馆收藏的唐末税赋账簿显示,乾符年间每亩地征税竟达天宝年间的三倍。
黄巢的崛起就像一面照妖镜,这个盐商之子五岁能诵《孝经》,成年后却屡试不第。
长安科举博物馆保留着他落第后写下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谁都没想到,这个考场失意的文人会在五十二岁时带着六十万大军杀进长安,他建立的"大齐"政权虽然只存在三年,却彻底动摇了唐朝根基。
那些被俘的姬妾多数出身官宦之家,唐代墓葬考古发现证实,黄巢军队攻破长安时,大量贵族女眷被掳。
洛阳出土的唐末墓志铭记载,有位裴氏女子"为巢贼所获,日夜涕泣"。
她们的选择背后是残酷的现实困境,当皇帝都逃往四川,这些无依无靠的女子除了依附强者还能如何?
唐僖宗的愤怒更像是一种迁怒,这个十二岁登基的皇帝沉迷马球,曾对伶人石野猪说:"朕若应击球进士举,须为状元。"
敦煌出土的《秦妇吟》手稿里描绘了更荒诞的场景:当黄巢军队逼近长安时,宫廷里还在举行马球比赛,他责问弱女子的底气,或许正来自深宫中对民间疾苦的无知。
黄巢起义失败二十三年后,唐朝终究走向灭亡,那些姬妾的最终命运史书没有记载,但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唐代墓志显示,类似情况的女子多被没入掖庭为奴。
她们的反问像一记耳光,抽在每一个把亡国责任推给女人的统治者脸上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当大厦将倾时,最先被要求殉葬的往往是最无力反抗的人。
黄巢:我考不进长安,还打不进长安吗?
江山雾浓烟雨摇,十年一剑斩皇朝。
用户16xxx30
皇帝都不能幸免逃难,一个弱女子怎能主宰自己命运
苦主愁客将不知帅 回复 09-27 17:24
小皇帝也是吃喝玩乐里的大才只是不能和明皇比但也是有脾气的,喜欢的女人不跟自己过也没用强,但驾幸西狩蜀地得以悻悻全身而归后不思安抚人心而怪罪无辜又遭了所爱之人一顿呛白,太过拉不下面子因妒生恨年纪轻轻就蹬腿走了,临死前传位给一汉献帝一般的明君仁君,可惜了大唐江山日暮西山不可挽回了
琳琅
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苦主愁客将不知帅 回复 09-27 17:28
″甲第朱门无一半,天街踏尽公卿骨″。确实和黄青帝有关,当时大唐百姓太苦了公门差役一天盘剥所得还不够在酒肆摆那么一桌
琳琅 回复 09-26 07:04
去看孔子吹捧的微子"去乱存祀"是什么玩意,孔家家学渊源哪!
七岁打倒熊
他日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咱哥 回复 09-07 08:49
都读过九年级,你们怎么懂那么多
用户14xxx93 回复 09-07 08:40
我上初中时候,把这句写成了对联[笑着哭]
倒影…
司马迁能预测唐朝的事情!
哇哦 回复 09-20 09:41
资治通鉴不是史记 你个球货
倦鸮 回复 09-18 15:10
还好不是说司马懿写的
用户11xxx24
评论区里有很多文盲,连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能弄混
shenhm9797 回复 09-07 13:48
没说是司马懿就不错了[开怀大笑]
用户14xxx20 回复 shenhm9797 09-07 19:24
跟诸葛亮打来打去的那个不是叫司马南吗?那司马懿是啥时候的?
用户10xxx36
唐亡好
用户12xxx24
黄巢最大贡献把五姓七望杀的干干净净 世家从此退出政治舞台
用户10xxx50 回复 09-07 17:31
正解
用户15xxx17
冲天大将军今何在?
琳琅
资治通鉴·卷二五六 唐纪七十二 中和四年(甲辰 公元884年)秋,七月,壬午,时溥遣使献黄巢及家人首并姬妾,上御大玄楼受之。宣问姬妾:“汝曹皆勋贵子女,世受国恩,何为从贼?”其居首者对曰:“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播迁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上不复问,皆戮之于市。
苦主愁客将不知帅 回复 09-27 18:22
为首女子是唐宫廷常演剧目《踏揺娘》里的女主人公赵飞燕是北齐时期一能歌善舞的美人,嫁了个二溜子无赖吃喝嫖赌打老婆的主儿无官无势还喜欢自号郎中(丑了吧唧的大酒糟鼻子),饮酒酩酊大醉回来就打老婆然后呼呼大睡。老婆心里伤心以及就摇摇晃晃唱跳,后来儿子三岁时夭亡(不爱丈夫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就四处打听救活之法就赖上了玄天观,观主被逼无奈骗她说只要月圆之夜就去求蜡烛点满100支就能复活,直到遇到黄巢第一次去长安赶考如了愿女子二人才得以投胎,那时的她就许了愿一定嫁给青帝。北齐到唐末已过两百多年,不然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会喜欢一六十多岁的老头子。唐人多爱写传奇志怪小说才有了《踏揺娘》这剧目,黄巢兵败后唐宫再演改名叫《谈容娘》了
用户10xxx67 回复 09-19 12:05
确实有这一段,皆戮之于市。人们给酒,别人都喝醉受刑,只有这个回话的不哭不喝从容就义。再后面朱全忠击秦宗权,败宗权于溵水
用户10xxx71
这位女子的反问非常有道理!
用户14xxx31
所以宋朝给屡试不中的考生开了后门,就怕出这样的狠人
用户62xxx16 回复 09-08 14:06
宋的后门太多啦
我我
King
庸皇蠢吏皆是贼
保龄
大多数末代皇帝都是像后来的《红楼梦》小说里的贾宝玉,根本不知道高墙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用户10xxx86
每次动荡都是权贵先倒霉。乱得没办法了才会大规模波及普通百姓。
用户14xxx28 回复 09-08 14:46
你这脑子有点奇葩啊!书也没读好,哎!
拥抱㒷㸜 回复 用户14xxx28 09-14 17:14
它都不是人,应该是厕所里的驱虫地里的害虫之类的,让它记忆深刻的,才是它认为的“权贵”
随&风
可惜了,不然我黄氏也会出一位皇帝了。
蛰伏 回复 09-11 19:48
大齐皇帝是假的么
@武哥 回复 09-09 20:07
不错了!
小白
守节这个玩意感觉是对女性的束缚,生命比贞洁还重要?
黑板擦 回复 09-08 16:38
丫是不是将气节和贞节混为一谈了?
愉悦生活 回复 09-08 13:31
你自己做不到,非要把别人拉到跟你一个道德层面?
商周史话
黄巢双手沾满老百姓的鲜血
碧海雄鹰 回复 09-07 23:02
门阀世族,不算百姓。
用户12xxx24 回复 09-08 21:29
到了明朝 “不与民争利” 这个民 从来也不是老百姓 地主世家门阀才是民 老百姓就是黔首 死了都不算民
飞叶侠
法国男人对德投降,对跟德国人亲热的法国女人大发淫威。
EVi 军龙 回复 09-09 05:40
你怎么不说一战的时候法国女人干了什么
弑神 回复 09-12 14:40
女不守贞,男不守节,国家衰亡之祸根也。[doge]
唐吉可德
皇帝又不是天生的,呸
老陈醋 回复 蚂蚁 09-06 17:15
对,生是关键。
蚂蚁 回复 09-06 16:17
生是关键
大道r轮回
一品布衣。
橘子2号
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醉帅 回复 09-06 11:57
帝且远遁,奈何从贼!
图拉丁卡 回复 09-07 12:41
因为贼漂亮
晚来一杯无
就是自媒体的乱搞文章。长安和西安都没有科举博物馆。洛阳也没有出土过那样的唐末的墓志铭,西安 碑林博物馆收藏的碑文也没有类似的记载。
用户12xxx24 回复 晚来一杯无 09-08 21:20
所谓举荐其实就是向世家妥协
晚来一杯无 回复 09-08 16:24
隋唐的科举是举荐制,学的是十二经,宋朝理学之后才算是正式科举,开始考八股
用户12xxx23
杀杀杀杀杀,,,,地主老财,门阀豪门,皇簇权贵,,统统杀杀杀,黄巢劲爆凶杀杀,,,
爱无极
黄巢军队缺粮食,常以百姓为食!这些女人若是不从,估计就会被吃了……而唐皇又怎知百姓苦难呢!
夏紫衣
所以宋朝士大夫搞贞节牌坊,你不死都不行
我思想我存在 回复 09-07 17:14
贞节牌坊是朱元璋搞起来的
小K
三千将士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不习惯失眠的夜 回复 09-13 09:54
写这个的那女的也不是个好东西
夸父
最后一句:杀杀杀杀杀杀杀!
风,继续吹 回复 09-17 13:30
这不是张献忠的吗?
『箴言』
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
一枇杷一
资治通鉴?司马迁?汉朝的?记录了唐朝的事件?司马迁长生不老了?
西门左首 回复 09-08 11:59
前面发现一个说司马迁的,这里又发现一个。
淡淡的思念 回复 09-20 16:12
一个是被削膝盖骨的,一个是砸缸的,不要混为一谈好不好
李小龙
黄巢也是个盐商之子,想要从政的话到处打点不就行了,偏要硬刚。就好比现在普通人去考社工也是屡试不中
星鸢 回复 09-18 03:27
正常来说黄巢连科举的资格都没有,商人是不能参加科举的。而且五姓七望也不缺那点东西,黄巢那个时期科举能中第的基本都是世家提前内定的
一叶知秋
好像商人不能参加科举。李白就是一个
地狱雷光杨永信 回复 09-07 04:01
李白能参加,只是不走科举路罢了。李白走的是举荐,同样情况的还有孟浩然。王维李商隐虽然中了功名,但实际也是走的举荐路线。还有个温八叉,自己考不中,也走了举荐。
用户50xxx95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iscking
好像皇族宗室女也有不少,所以唐王朝可算是丢人丢完蛋了
用户10xxx88
未代君王之相:名号为‘僖宗’者,荒废国政、游戏人生耳!可耻未君!!!
冰雪紫芝恋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闲来无事
司马迁牛逼克拉斯
用户10xxx42
只要爆发战争,女人就是战利品,日本鬼子侵华更变态!
物外
二十几个姬妾,农民起义、改朝换代意义大吗?
三农
被记录下来的一定是特大坏蛋。
苦主愁客将不知帅
韦庄的《秦妇吟》是写的唐军的暴孽暴行转嫁给了巢军,后来一想巢军一旦被灭自己不会有好下场,不出一月就花重金在洛阳收买自己的诗稿可惜没能如愿,其实诗稿丢不丢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也传出去了,这小子怕追究责任入了蜀地侍奉了賊王八
闲侃散人
落榜的都是牛人,中国有黄巢,德国有美术生
苦主愁客将不知帅
那女子是唐宫庭里《踏揺娘》的女主角赵飞燕因报恩投胎的徐天香,后又转世为赵京娘因得不着赵大而投湖而死在京娘湖。临死前又是唱又是哼的惊退了在场观刑的,留下一首《红颜叹》书生无关天下计,英雄难过美人关。开得疆土千万里,失却江山怪解语。到底红颜多薄命,还是薄命才红颜?但愿年年人长久,更愿岁岁共婵娟。这女的活了三世都短命只因不喝孟婆汤
只影向谁去
呵呵,你是不是虾仁看多了?🤣🤣🤣
抢红包
秦桧 你打进去了又能咋滴
纷纷扰扰
你去把唐僧师徒干掉
用户10xxx09
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信息壁垒这很正常
脸谱
司马缸砸光。
每天行一善-多行不义必自毙。
那个门头,写的是啥意思嘛?
旁观者
彻底冲击和废除有史以来的世家门阀制度,打破社会阶层固化的桎梏。这是黄巢起义对后世的最大意义!
to qu no re ch
黄巢那小学生字,真不咋地
你看远山含笑水流长
安史之乱将大唐的底蕴一朝葬尽
用户30xxx61
世家只能说因果报应,他们自己截断了寒门升迁的途径,然后这些寒门子弟要嘛自己单干(如黄巢)要嘛投入各个藩镇麾下,而他们经过几百年近亲繁殖,基本大部分早就智力低下了,出人才的概率早就非常低
苦主愁客将不知帅
那女子是唐宫庭里常演剧目《踏揺娘》的女主角赵飞燕因报恩投胎的徐天香,后又转世为赵京娘因得不着赵大而投湖而死在京娘湖。临死前又是唱又是哼的惊退了在场观刑的,留下一首《红颜叹》书生无关天下计,英雄难过美人关。开得疆土千万里,失却江山怪解语。到底红颜多薄命,还是薄命才红颜?但愿年年人长久,更愿岁岁共婵娟。这女的活了三世都短命只因不喝孟婆汤
三农
造反就是造反,他的徒孙偏偏硬要说成起义!
老航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专传转
资治通鉴应该是汉朝成书的吧!他穿越过来唐朝后又穿回去汉朝写的?
老廖 回复 09-07 22:03
你真有才,那么《史记》又是那个朝代?
lee
黄巢这么天才的吗?看诗虽然不错,但也不入第一流啊。
风,继续吹 回复 09-17 13:38
这诗肯定一流。第一眼喜气洋洋,第二眼杀气腾腾。关键人家说到做到!
用户94xxx51
黄巢这个算起义,别偷换概念了。
皮卡丘的质感腰带
一旦发生,男人都是冲在最前面的,女人都是成为战利品的!
用户92xxx10
中国此后无门阀
用户10xxx67
文章是从哪抄的?资治通鉴你买不起,还不会上网下载?明明交代了,皆戮之于市,你还不知道这些女的最后怎样?居首者独不饮不泣,至于就刑,神色肃然。居首者就是那个回话的女的[抠鼻]
传说
黄巢对华夏是有大功的,他基本消灭了盘踞在东南沿海已经形成很大势力的阿拉伯和犹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