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球专家都说安-225再也造不出来了?
安 - 225 是苏联当年举国之力造的空中火车,1988 年第一次飞上天,整个项目把全国最顶尖的资源都投进去了。
设计是安东诺夫设计局牵头,全国几百家工厂一起忙活,光是机身的钛合金零件,就用了当时最牛的焊接技术,连机翼的复合材料都得从东德进口。
这种举全国之力弄出来的大家伙,压根就没想着批量生产,苏联一解体,乌克兰接手的时候,第二架没造完的就扔在厂房里,连完整的生产体系都没留下。
最要命的是技术断了档,有些关键数据就装在老工程师脑子里,可这些人不是退休了就是不在了。
就拿机翼和机身连接的地方来说,上百个专利技术都断代了,现在的计算机模拟都算不出当年的应力参数。
更别说那 6 台 D-18T 发动机,单台推力 140 吨,生产线早随着苏联解体被炸没了,乌克兰自己都造不出来,想找别的代替?
从现实角度看,就算造出来也用不起,安 - 225 飞一小时光油钱就 6 万美元,合 40 多万人民币,比波音 747 贵 3 倍。
而且它对机场要求特别高,全球能停它的机场不超过 10 个,跑道得能承受 640 吨的重量,廊桥高度不够,连加油都得用特种泵车。
苏联当年造它,是为了跟美国比航天霸权,根本不考虑成本,可现在的世界讲究性价比,乌克兰想重启项目的时候,找过中国、土耳其谈合作,一算账发现,光是重建生产线就得投 200 亿美元,最后都不了了之。
2022 年俄乌冲突中,停在基辅机场的安 - 225 被炸毁,连最后一点念想都没了。
有人说这是 “时代的终结”,其实早在苏联解体时,它的命运就定了,一个只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终究敌不过市场规律和历史洪流。
现在再提造安 - 225,就像说要重建金字塔,不是技术上完全不可能,而是根本没必要,也没人能承担得起。
对此大家怎么看?
安225是暴雪配套用的,值不值要看干嘛用。一小时6万,747的三倍也不算贵,载荷也是747三倍以上 特别是运载大东西,其他完成不了多贵都得认账。
10xxx88
这就跟说美国土星五号造不出来一样
10xxx88 回复 08-04 15:35
那你觉得土星五号有必要造?
能看到我评论吗 回复 08-07 13:44
51区的外星人回老家了,没人会造了
大鱼海棠红
我们可以的,只是性价比太低了
用户10xxx41
是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用户10xxx22
没错,当年安225背着暴雪(苏联版的航天飞机)在各处转场,甚至参航展,那真是风头一时无两,除了安225还有谁能完成这个任务?
洞庭余波
真TM信口开河!有什么发动机单台140吨?
用户15xxx48 回复 08-09 21:40
你推个几百斤的东西,底下有轮子和没轮子是两码事[捂脸哭]
且听风吟 回复 08-09 18:30
实际是6台发动机总推力138吨,单发推力23吨
yu
你这小编谬误!科学技术不断在进步,到了二十一世纪了,这安225建造还会难吗?问题是市场需求在哪里?不懂装懂在瞎编乱造!
风在动
美国现在也造不出当年的登月火箭除非当年就没有
西戈
以后肯定有更牛逼的!
恭喜发财
还有胡子??[捂脸哭]
叫什么名字啊
这个结构可以参考,开发还是要自己来,毕竟自己的宝宝知道怎么应对和处理
HUNK
有没有市场决定造不造安225。
天马行空
主要是没有需求!否则,必再造出来!
余生皆安
可惜了!
用户10xxx77
运20最实用
hjs盛
两兄弟打架,确实是苏联的终结。
用户10xxx04
不是被打包带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