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理论上落下大幕 等分的焦虑 报志愿的左右难舍 不亚于高考的急迫心情 77年恢复高考 大学生一度成为人人羡慕的天之骄子 99年大学扩招 推向社会,自主择业 感叹,毕业即失业一度亦甚嚣尘上 如此认识成为入学择业的指挥棒 第一个认知:扩招 国家层面:通过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社会层面:一定会淘汰一些毕业生 家庭层面:依然望女成凤望子成龙 个人层面:志愿和择业呈现出多元 第二个认知:志愿 首先排除一试就上交国家的学生 第二排除再学也上交国家的孩子 对于超90%的学生来说: 一难,专业喜不喜欢 是喜欢还是冲动,学了又不喜欢呢 二难,专业受不受宠 四年七年之后这个专业还会火爆吗 三难,社会容不容我 为业而读,出校门还有那扇门为我开 第三个认知:定位 一是专业定位 所学一定是择业的敲门砖, 而不一定在工作中有多大作用, 部分理工,大部分文科明显 二择业定位 是择业地域择业方向 地市级以下相对宽范, 或说还没有完全卷起来 三是自我定位 平台高也有人默默无闻 平台低也有人风生水起 所以说,是不是行里虫很关键 第四个认知:报考 踩分进的:大概率院校理想专业失望 不能瞎分:大概率不能保准理想专业 天坑专业:很可能错过你成为佼佼者 第五个认知:功利 一是承认自己普通。 拯救不了世界,把自己整明白就行了。 二是承认别人天选。 事人家做起来顺风顺水,咱不一定。 三是承认天无弃物。 做快乐的事你就找对了方向。 最后祝天下学子归宿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