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 这个春节过后,我一直在手机上玩掼蛋游

一念一聊生活 2025-04-23 09:29:16

“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 这个春节过后,我一直在手机上玩掼蛋游戏。我是对流行密码后知后觉的人,当掼蛋在春节期间大范围出圈,成为风靡大江南北的国民游戏时,我还是无感的。只是我同学时不时的玩一下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才了解了下,何为掼蛋。掼,是江浙沪皖方言中扔或摔的意思。安徽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到邻居向范进报喜,“劈手把鸡夺了,掼在地下,一把拉了回来”。掼蛋嘛,特别形象的描绘出了丢炸弹的气势。 刚开始我偶尔玩玩打发时间,直到有一天游戏中欢乐豆到达90多万的时候,我当时想嗯嗯不错百万了就可以收手了,但是很快又哗哗清零,然后不断地重复上几十万再清零,清零再上几十万再清零,我开始越玩越频繁,连念念都学会来上几句,“朋友,我尽力了”“不要走,决战到天亮”“你的牌打的太好了”……这不就是不甘心吗。​ 其实想想,人生大多数时候,或者大多数人,真正的贪心不多,反而是不甘心居多。在经济学中这叫做损失憎恶效应,并且有一个有名的实验,出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前几天90岁的他刚离开人世。 实验是这样的,当实验对象面对卡尼曼的第一个问题,“向上抛出一枚硬币,落地正面,你赢100美元;落地背面,你输100美元。你会参加这个赌局吗?”大部分选择了拒绝。因为对他们来说,得到100美元的欲望并不强烈反而小于失去100美元的担心。 接着,卡尼曼先给每个人发500美元,然后问了第二个问题: “你现在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立马退给我250美元;一个是抛硬币,正面朝上,这500美元全还我,背面朝上,你不用退任何钱。你会参加这个赌局吗?”结果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抛硬币。为了避免250美元的损失,他们甘愿冒险。 这就是损失憎恶效应,我们天生就对损失更加敏感,那些深陷赌局的人,之所以不愿出来,就是因为他们不甘心损失。 至于如何克服不甘心,我就不写了,毕竟道理都懂,我还在打掼蛋。。。

0 阅读:1
一念一聊生活

一念一聊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