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一对干部夫妻被带走,临走前他俩将保险箱的钥匙塞到了47岁保姆手中,红

时说历史 2025-03-19 10:29:17

1966年,一对干部夫妻被带走,临走前他俩将保险箱的钥匙塞到了47岁保姆手中,红着眼眶说:“高姐,6个孩子和这个家就交给你了!”10年后,这对夫妻回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高玉清,一个47岁的中年保姆,意外地成为了一家的中流砥柱。原本只是一名普通家庭雇员的她,由于一次突如其来的变故,肩负起了照顾六个孩子和维持一个家的重任。 那天,天空灰蒙蒙的,一群身穿制服的人闯进了刘家,毫不留情地将刘致台和许曼云夫妇带走。临走时,许曼云的眼眶红了,她把一串钥匙紧紧握在手中,最终还是决定交给了高玉清,眼神中满是不舍和信任。她简单叮嘱了两句,便急匆匆地跟随那群人离开了。 孩子们围在高玉清的周围,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恐惧。高玉清看着手中的钥匙,心中充满了疑惑和纠结。作为一名外来的保姆,她是否有责任,也有能力,承担起这样重大的责任?六个孩子,年龄最大的才上小学,最小的还在蹒跚学步,这个家怎么维持? 但每当她想到刘家对她的好,那份温暖和信任,她的心就坚定了下来。她记得,当初自己无家可归,是刘家伸出了援手,给了她一个家和工作的机会。许曼云夫妇不仅提供了工作,还给了她温暖和尊重,让她有了归属感。 高玉清下定决心,她要留下来,不仅要照顾好这六个孩子,还要维护这个家的正常运转。她开始更加努力地工作,从清晨开始,烧水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孩子们的起居,尽量不让这个家因为主人的缺席而有所改变。 随着时间的流逝,高玉清的每一天都是满满的忙碌和付出。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时,她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先是为孩子们准备早餐,然后是清洗、打扫,接着是送孩子们去学校,中午再去学校接他们回家。每当孩子们在学校的时候,高玉清就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家务和购买生活必需品。晚上,她还要辅导孩子们的学习,直到他们入睡。这样的生活循环往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尽管生活的节奏紧凑,高玉清却从未有过一丝怨言。她以一种几乎是无私的态度,把这个家当作了自己的家,把这些孩子视为自己的孩子。每当孩子们取得学业上的进步,或是健康快乐地成长,她的心中就充满了莫大的满足和幸福。 十年的时间里,高玉清的身影逐渐被岁月雕刻,脸上的皱纹一条条地刻画出了她的辛劳和付出。她的背也弯曲了一些,但她的精神依然旺盛,她对这个家和这些孩子的爱丝毫未减。 当刘致台和许曼云终于获准回家的那一天,他们推开家门的那一刻,眼前的一切让他们感到难以置信。家里的每一处角落都井井有条,孩子们的笑脸洋溢着健康和快乐。高玉清虽然已是满头白发,但眼中依然闪烁着坚定和慈爱的光芒。刘致台和许曼云被这一切深深地触动了,他们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高玉清默默付出的结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致台和许曼云努力地重新融入这个家庭,而高玉清则默默地退到了幕后,但她对孩子们的关爱和指导从未停止。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每个人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成就,但他们从未忘记高玉清对他们成长的贡献。 最终,高玉清的身体状况开始逐渐下降。尽管如此,她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用她那令人敬佩的毅力和坚韧面对着生命的挑战。刘家的孩子们,现在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没有忘记高玉清对他们的养育之恩,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回来,陪在她的身边,尽他们所能地照顾她。 从此,高玉清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保姆,而是刘家不可或缺的一员,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干娘”。刘家也请了保姆,专门照顾高玉清的生活,确保她晚年的幸福和舒适。 高玉清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坚守和责任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爱和家庭的故事。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血缘关系不是唯一能定义家庭和爱的因素,真正的家庭是建立在相互支持和无私奉献上的。

0 阅读:3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