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年底,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通江、坝州。总指挥徐向前看中了郑维山的机警勇猛

文史记叙录 2025-01-23 21:55:20

1932年年底,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通江、坝州。总指挥徐向前看中了郑维山的机警勇猛,将他调到总部的通信队当了一名传令兵。 徐向前有时向下发布命令来不及写书面命令,只能口头下达。这就要求传令兵头脑清楚记忆准确,传令简明快捷,郑维山每次传达命令都准确无误。没有任务时,他就站在徐向前身边。徐向前讲的一些战术用语,他都一一记在心里,渐渐地熟悉了指挥常识,学到很多宝贵的指挥作战经验。 有时,徐向前下达战斗命令时想不出准确的词汇,郑维山竟然能及时地说出来,这让徐向前大吃一惊,对他刮目相看。有好多次,徐向前下达战斗命令,忘了增加打援部队,郑维山便在一旁提出自己的意见。 久而久之,徐向前发现郑维山成了自己身边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 一次,政委陈昌浩到红二十七师指挥战斗,郑维山随行。途中,陈昌浩讲曹操给董卓献刀的故事给郑维山听。他俩一路走一路说,快到二十七师阵地时,突然发现不远处出现了五个敌兵。 情况危急,郑维山没等敌人反应过来,急速地对陈昌浩说:“政委,你从右边的山沟赶到二十七师去,这里的敌人我来对付!” 郑维山见陈昌浩离开了,镇定一下自己的情绪,沉着地等待着敌人到来。敌人发现了他,立即蜂拥而来,将他包围。郑维山自从在第一次战斗中采用石灰夺枪后,每次战斗或单独执行任务,他的口袋里总少不了几包石灰。 情况危急,他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两包石灰撒向敌人,三个被石灰撒到的敌兵痛得揉眼睛,另外两个敌人举着枪向郑维山刺来。郑维山急忙向左跳了几步,避开了敌人的刺刀,然后迅速扑向一个敌人,用力将他摔倒在地,同时拔出枪,对着朝他扑来的另一个敌人射击,敌人中弹倒地。 那三个敌人不顾眼睛疼痛,扑向郑维山。郑维山连续扣动扳机打死了两个敌人后,枪里没有子弹了,他只好死死地抱住敌人,和敌人扭打在一起,两人在地上翻滚着,最后滚下了山。这座山有四五百米高,他们滚下去的地方是个悬崖。 陈昌浩脱险后,匆匆带人来增援,却只见几具敌人的尸体,不见郑维山的踪影。他估计郑维山凶多吉少,十有八九是牺牲了。第三天,郑维山还没归队,陈昌浩就叫通信队召开郑维山的追悼会。 谁知这时,郑维山却奇迹般出现在大家的眼前。原来,他和那个敌人滚下山崖后,敌人摔死了,他的身体被一棵大树挡住了,这棵树旁边恰巧有一个小山洞。他脑部负伤,筋疲力尽爬到小山洞里躺了两天,身体渐渐恢复后才回到了部队。 听了郑维山这番惊险经历,陈昌浩幽默地说:“你这个故事比曹操献宝刀的故事更惊险生动。” 郑维山勇猛又机灵,加上救过陈昌浩的命,所以陈昌浩十分欣赏他,下令提拔他为通信队指导员。一个普通的传令兵,一天班长、排长也没干过,直接升为指导员,他的提升让通信队的人个个惊奇万分。郑维山升为连级干部,却不骄不躁,更加谦虚谨慎,更加勇敢大胆。 一次战斗中,他率领通信队夜袭敌营,打败了敌人一个营的兵力,缴获了一门大口径山炮。那时,红军还没有大炮,这对红军来说真是如虎添翼。为此,总部通令嘉奖了郑维山。不久,红四方面军成立了炮营,由郑维山任炮营教导员。 红四方面军自从有了炮营,打仗更有底气了。一次,同川军争夺一个山头,战前徐向前命令炮营先打出三发炮弹。郑维山接受任务后,先侦察了山头敌军的宿营地和阵地。 位置搞准确后,他们打出的三发炮弹,发发命中。一部分敌人正在开饭,一发炮弹落在了敌群中,大部分敌人被炸死炸伤。另一发炮弹打在敌人指挥所,指挥所三间房子被夷为平地,敌指挥官一个也没能活。还有一发炮弹击中了前沿阵地,一部分敌兵被炸死,幸存的吓得逃之夭夭,红军冲上去顺利地占领了山头。 战后,徐向前称郑维山是神炮手。 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木门扩编时,年仅十八岁的郑维山被提升为红九军第二十七师八十一团政治委员。五个月之后,他又被提升为红九军二十七师政治委员。 战争年代提升快,但是十八岁成为师职指挥员也是十分罕见的。私下里,红九军的干部们议论说:“少年可畏啊,没想到十八岁就能当师政委,少有,少有啊!” 红九军每次开干部会,副军长许世友开会前总要问一句:“娃娃政委来了没有?” 郑维山总是在许世友的背后回答一句:“来了。” 许世友会接一句:“娃娃政委,你到前面来坐。” 郑维山只好到许世友的面前坐着。许世友看他一眼,对大家说“郑维山年小志高,他这个娃娃政委能办到的事,你们如果办不到,我可要抽你们的马鞭子!”

0 阅读:24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