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800名红军在路过贵州时突然消失,中央找寻多次都没有查到他们的下落。

文史记叙录 2025-01-17 23:19:59

1934年,800名红军在路过贵州时突然消失,中央找寻多次都没有查到他们的下落。直到67年后,才从贵州一个村子里的一位老人口中,得知他们的下落……   当时秋意渐浓,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因战略失误而告失败,被迫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在这支庞大的队伍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红六军团的红52团,他们在长征初期便肩负起了掩护主力部队的重任。   红52团的战士们大多年轻气盛,平均年龄不过十六七岁,但他们却有着超越年龄的勇气和担当。   1934年10月,当红52团行至贵州石阡县甘溪地区时,突然遭遇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红52团没有退缩,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术,一次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然而战斗的残酷远超想象,为了彻底消灭这支红军部队,国民党军队竟然利用当地百姓作为人质,逼迫红军投降。   面对这一幕红52团的战士们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他们深知投降意味着背叛革命,但继续战斗又可能伤及无辜百姓。   “我们不能让百姓因为我们而受到伤害!”红52团的指挥官龙云在紧急会议上坚定地说道。   经过短暂的商议,战士们做出了一个悲壮的决定——跳崖自尽,以保全百姓的性命。   夜幕降临困牛山下的悬崖显得格外险峻,战士们纷纷来到悬崖边,他们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默默地相互拥抱,眼神中充满了不舍和坚定。   第一个战士跳下去了,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他们像一只只勇敢的雄鹰,义无反顾地扑向了深渊。   而陈世荣当时红52团的司号员,也站在了悬崖边,他身材瘦小,但眼神中却透露出无比的坚毅。   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跳了下去,幸运的是他被悬崖上的树枝挂住,捡回了一条命。   陈世荣被当地村民发现并救治,后来他选择留在了这个偏远的小村庄,过上了平凡的生活,他娶妻生子但从未忘记过那段峥嵘岁月和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几十年后,一位名叫杨又铸的党史研究者偶然间听说了陈世荣的故事。   他怀着极大的兴趣和敬意,来到了这个偏远的小村庄,找到了已经年迈的陈世荣。   在陈世荣的家中,杨又铸听到了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陈世荣回忆道:“那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跳崖前,我看到了战友们眼中的泪水,但更多的是坚定和勇气。”   他还提到在跳崖的过程中,有一些战友因为挂在树枝上而幸存下来,但他们大多选择了隐姓埋名,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杨又铸被这段历史深深打动,他决定将这段故事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红52团的英勇事迹,经过深入的调查和采访,他终于还原了那段历史的真相。   如今困牛山纪念碑已经落成,成为了一处红色教育基地,每年都有无数人前来祭奠和缅怀那些英勇牺牲的红军战士。   站在纪念碑前,人们仿佛能够听到当年战士们跳崖时的呼喊声,感受到他们那种为了革命事业而英勇献身的精神。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5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