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酷又荒谬的“管理心得”!赵继贤满脸得意地跟朋友炫耀:“让工人吃饱,他们就偷懒,挨饿才知工作重要,才肯好好干活。”
赵继贤,出身山东历城的一个普通家庭,年轻时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京师政法大学。
在北洋政府时期,他凭借圆滑世故的性格和逢迎拍马的手段,很快得到了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赏识。
吴佩孚掌控着中国北方的重要地盘,而京汉铁路更是他的经济命脉。
1922年,赵继贤被任命为京汉铁路管理局局长,他从此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头号敌人。
赵继贤上任后,立即开始实行极其苛刻的劳动管理制度。
他要求工人每日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0小时,而在运输繁忙时期,工人们甚至需要连续工作16小时。
为了“节省成本”,赵继贤竟然下令禁止工人冬天生火取暖。他的理由是:“干活时身体会发热,不需要烤火!”
工人的工资低得令人难以置信,普通养路工每月的工资仅10-15元,而要维持一个三口之家最基本的生活开销至少需要20元。
这些收入不仅无法满足日常开支,还时常被克扣。
1922年至1923年间,赵继贤为了讨好吴佩孚,竟然公然削减工人工资的四分之一,将这些钱用作吴佩孚军队扩充的军费。
一部分进了吴佩孚的腰包,另一部分则落入赵继贤自己手中,被用来购置土地和房产。
与此同时,中国的物价也在飞涨。
大米价格从每斤0.12元飙升至0.25元,面粉价格也从每斤0.08元涨到0.18元。
工人们辛苦一整天,却发现赚来的工资连吃饱肚子都困难。
赵继贤还制定了严苛的劳动纪律:工人迟到一次罚款2-5角,相当于一天的伙食费;迟到两次则直接开除。
在他的管理下,工人们的生命和尊严完全被剥夺。
他甚至曾对身边的人说:“让工人吃饱,他们就会偷懒;只有让他们挨饿,他们才会努力干活。”
正如那句古话所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面对赵继贤的残酷压榨,工人们的愤怒情绪日益高涨。
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工人阶级开始觉醒。
中国共产党派出革命者深入铁路沿线,通过开办夜校的形式向工人们传播文化知识和革命思想。
这些夜校不仅教工人识字,还向他们宣讲阶级斗争和工人权利的概念。
到1922年底,京汉铁路沿线已经有数千名工人接受了思想启蒙。
1923年,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会议在郑州召开。
会上决定2月1日正式成立总工会,这是工人们争取权益的一次重要尝试。
这一行动很快触动了赵继贤的神经。
于是,他采取了两面手法:表面上假装支持,还调整工人休假日,并免去北方工人参会的车票费用;但背地里,他立即向吴佩孚报告,并怂恿他进行武力镇压。
2月1日清晨,郑州大街上突然出现了荷枪实弹的军警。赵继贤调动了驻扎在郑州的44师士兵,企图阻止工会成立大会。
工人代表们冲破封锁,进入普乐园会场,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正式成立。
这让赵继贤恼羞成怒。
他迅速下令军警捣毁工会会所,抢劫工会文件,并殴打工人代表。
2月2日,工会决定将办公地点转移至汉口江岸,并计划于2月4日发动全线罢工。
2月4日中午,随着一声号令,京汉铁路全线停运。
从北京长辛店到武汉江岸,1200公里的铁路运输被全面中断,3万多名工人参加了这次声势浩大的罢工行动。
2月7日,惨烈的“二七惨案”爆发。
这一天,赵继贤调集了大量军警,对汉口江岸车站的工人进行血腥镇压。
军警包围了工会会所,向手无寸铁的工人开枪扫射,造成数十人当场死亡,数百人受伤。
与此同时,在长辛店、郑州等地,军警也对罢工工人进行了疯狂的镇压。
赵继贤甚至下令对拒绝复工的工人进行枪决,并宣布所有未复工的工人将被押送出境,还要追回他们的薪资。
这些血腥暴行不仅让工人蒙受巨大损失,也让赵继贤的名字成为历史的污点。
惨案发生后,罢工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让工人阶级认识到,单靠和平斗争无法改变命运,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更加彻底的革命斗争。
1926年,随着吴佩孚的倒台,赵继贤携带赃款逃往江南,并化名赵博学隐居苏州。
他用剥削得来的财富过着奢华生活,但他终究无法逃脱正义的审判。
1951年,新中国成立后,赵继贤被公安机关缉拿归案,并在汉口江岸车站——他曾血腥镇压工人的地方被公审。
会上,数万群众高呼“枪毙赵继贤!”的口号。最终,赵继贤被处决,为死难的工人和烈士们讨回了公道。
赵继贤的“管理心得”最终成为历史的笑柄。而工人们用鲜血书写的抗争历史,则成为中国工人阶级觉醒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