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乱了!三娃打闹,家长先指挥,后全部下场互殴,衣服都撕破了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

小峰聊社会 2024-11-06 22:06:26

太乱了!三娃打闹,家长先指挥,后全部下场互殴,衣服都撕破了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科玛小镇景区内发生的一起“幼童打闹家长混战”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广泛讨论。据光明网2024年11月5日报道,事件起因于三个孩子在景区内的小小争执,却意外升级成家长间的肢体冲突,最终在警方介入下才得以平息。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个别家长教育方式的极端性,更引发了社会对于如何处理孩子间冲突、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的深刻思考。

11月2日,正值周末,科玛小镇景区内人来人往,家长带着孩子们享受着亲子时光。然而,三个孩子在玩耍中因小事发生争执,从最初的推搡迅速升级为肢体冲突。令人惊讶的是,三位家长并未及时制止,反而在一旁为孩子加油鼓劲,甚至亲自上阵,将一场孩子的打闹演变成了一场家长间的混战。

在视频中,可以看到家长们情绪激动,声嘶力竭地呼喊“打回去”,孩子们则在他们的怂恿下,从最初的嬉戏打闹变成了真正的肢体冲突。当身穿蓝色衣服的孩子被摁倒在地时,其家长立刻上前制止,却遭到了另一名家长的推搡,最终导致了家长间的直接冲突。

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网友调侃道:“这几位家长是在践行言传身教,只不过方式有些偏激。”也有网友认为,家长们的行为是出于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担心孩子吃亏,但方式却大错特错。更有网友直言:“这些家长的行为丢人现眼,没有一个是明事理的。”

事实上,孩子间的打闹本是成长过程中的常态,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理矛盾。然而,当家长过度介入,将孩子的打闹升级为家长间的冲突时,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们往往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只有让孩子学会以暴制暴,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可取吗?

首先,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容易让孩子形成攻击性性格,不利于他们未来的社交和人际关系。其次,家长的过度介入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失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教育方式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即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

那么,面对孩子间的冲突,家长们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呢?

一方面,家长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过度介入孩子的世界。当孩子发生争执时,可以先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家长们应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当孩子受到欺负时,可以引导他们通过沟通、协商等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动手。

此外,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矛盾冲突;社会则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和活动场所,让孩子们在更加安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总之,面对孩子间的冲突和打闹,家长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成长。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有爱心的社会栋梁之才。

0 阅读:40
小峰聊社会

小峰聊社会

品不同人生,看社会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