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诺奖背后的故事:中国曾经如此接近ChatGPT,“失去”的原因让人惋惜

黄教授 2024-10-12 19:41:06

2024年诺奖背后的故事:中国曾经如此接近ChatGPT,“失去”的原因让人惋惜! 10月8日,加拿大科学家杰夫·辛顿,凭借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方面的成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很多人不知道,这背后,隐藏着一段故事——一家中国企业,早于诺奖12年,就向辛顿伸出了橄榄枝。 原来,早在2012年,辛顿发表了一篇人工智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描述了一种“神经网络”技术,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准确度识别常见物体,比如花朵、小狗和汽车。但因神经网络概念上世纪50年代就有了,后续研究效果不理想,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认为这条技术路径是死胡同。辛顿也因为一直固执地研究这项技术,而在多伦多大学坐上了“冷板凳”。 即便在当时,即使辛顿也没完全意识到这项技术的深远影响。然而,这篇论文却被大洋彼岸的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看到了,他敏锐认识到这项技术重要性,于是派专人与辛顿取得联系,并答应了辛顿提供资金要求。 但没想到,这个举动同时也引发了谷歌和微软重视,继百度之后,谷歌和微软也相继发出了邀约。于是在哈拉斯赌场酒店731房间里,三家公司开展了一场在为期数天的“竞价”,从1500万美元的起价至最高4000多万美元,而百度始终是出价最高的一家。 结果,由于多种原因,辛顿带着他的两个学生投奔了谷歌。3年以后,其中一个叫做萨特斯基弗的学生离开谷歌,成为OpenAI联合创始人。2022年11月,OpenAI发布通用人工智能ChatGPT。 如果当年辛顿选择了百度,历史会怎么发展呢? 会不会是中国公司第一个推出ChatGPT呢? 历史没有如果,然而这个故事揭露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历史性时刻:辛顿“发明”了神经网络,百度“发现”了辛顿,和辛顿的神经网络的价值。 发明技术固然重要,可如果没有发现价值,那也许到今天人工智能的时代还不会到来。 失去了辛顿的百度并没有气馁,2013年,百度主导成立了全球第一个深度学习研究院,吸引了众多AI界顶尖人才加盟。 如今,当我们回望这段往事,不禁为百度的远见所折服。当时的中国,打车软件“大战”烧掉了几十亿资金,各种共享单车也烧掉了几百亿。然而,只有百度坐上了与谷歌和微软的牌桌,用真金白银“争抢”全球最具潜力的技术。

0 阅读:316

评论列表

Varguard

Varguard

17
2024-10-14 06:14

如果当初选择百度,你认为还能搞成功吗?

蔚蓝的天 回复 10-14 08:45
百度AI技术好好了解一下,无论真正的无人驾驶 人工智能 或者算力

Varguard 回复 蔚蓝的天 10-14 13:01
你了解啥,百度无人驾驶?后面跟个监控人!那也叫人工智能?百度大模型,抄袭chatgpt,这也叫大模型?

用户10xxx14

用户10xxx14

1
2024-10-13 19:51

如果当时选择了百度,真不敢想象百度现在的广告是什么样的[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黄教授

黄教授

数字经济智库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