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8岁的耿保国不顾家人反对,借了100万买下了3000多平米的明清老

闻语坦克 2024-09-29 18:08:41

1997年,48岁的耿保国不顾家人反对,借了100万买下了3000多平米的明清老宅。为了能住进这个宅子,耿保国花了数十年进行修缮,那么如今27年过去了,这间明清老宅又变成什么样了?价值又达到了多少? 1949年,耿保国出生于山西平遥,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自幼受家庭影响,他对传统技艺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推光漆艺。 1965年,年仅16岁的耿保国便踏入了平遥推光漆器厂的大门,就此开启了他的漆艺之旅。 在数十年的岁月里,他不仅在漆艺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更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研制出了胶皮雕刻、丝网版画、脱胎工艺等新技术,填补了国内漆艺包装业的空白。 他的作品如“野山参系列包装”更是荣获了“亚洲之星”奖,展现了他作为一位高级工艺美术大师的高超技艺和深厚底蕴。 然而,耿保国的故事并未止步于漆艺领域。1997年,当他得知平遥古城内的一座明清古宅即将被拍卖时,他的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冲动。 这座古宅,虽然已历经数百年风雨,却依然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面对家人的反对和外界的质疑,耿保国还是四处筹钱,最终买下了这座古宅。 然而,购买古宅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修复这座破败不堪的老宅。 耿保国深知,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带领着一群同样热爱传统文化的工匠和专家,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修复工作。 修复过程中,耿保国和他的团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古宅年久失修,屋顶漏水、墙角霉变、木结构腐朽等问题层出不穷。他们需要小心翼翼地清理、加固、替换每一处破损的地方,同时还要确保新修部分与原有建筑风格的和谐统一。 其次,修复工作还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境。尽管耿保国已经倾尽所有,但面对庞大的修复费用,他依然感到力不从心。 为了筹集修缮资金,他不得不变卖自己的家产和古玩收藏,甚至向银行贷款和向亲朋好友借钱。 在耿保国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下,那座曾经破败不堪的明清古宅,在他的精心修复下焕然一新。 如今,这座古宅已经成为了平遥古城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更为重要的是,耿保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不仅修复了一座古宅,更唤醒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中,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信息来源:2018-07-08 界面新闻 120万买来的平遥第一大院隐士般地活着)

0 阅读:5
闻语坦克

闻语坦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