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 不同年纪的代入感#
有人看乐子,有人照镜子,不同年纪的人看《抓娃娃》感受大不同。
尚未育儿的社畜收获的可能是两个小时无间断的快乐,有的家长却看到一些“中国式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和迷茫,而孩子们可能是将自己带入到马继业后,感受到了痛苦和压抑,以至于痛哭流涕。不同年纪的人坐在一起看这部电影的同一个片段,反应截然相反也是情理之中。
我们每个人都是孩子,也可能会养育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也可能会成为父母。这也许就是《抓娃娃》看似荒诞,却令无数人共情的原因所在。
只能说《抓娃娃》的后劲确实很大。不仅是“爱马仕”“还得捞”,这一个个密集的笑点还包裹着家庭教育的反思和追问,让每个人在放纵大笑之余,都对这部影片有着不同的感受,有笑点有回味有后劲才是观众真正想看到的喜剧电影!#IP暑期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