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小心了,犯罪分子已经盯上了退休金!”河南洛阳,大爷头天晚上收到退休金5171.03元,第二天早上就去银行支取,万万没有想到,一晚上的时间,卡上钱不见了,大爷的银行卡密码只有自己知道,他不会上网,用的是老年机,儿子打开一看,老年机收到一堆奇怪的信息。 李大爷老伴要做心脏手术,这几天他都在焦急的等待退休工资。
大爷退休金5171.03元,6月27号晚上6点,退休金如约而至。
手术的费用终于凑够,第二天一早,李大爷匆忙去银行想要把这笔钱支取出来。
到了银行,李大爷满怀期待,把卡递给了柜员,谁知柜员却说,卡上没钱。
李大爷顿时懵了,昨晚上才收到,今早就来取,咋可能没有钱?
李大爷以为听错,他又要柜员再查询一遍,柜员肯定的告诉他,卡里余额为0,真的没有1分钱。
李大爷的心顿时沉了下来,这张卡是退休工资卡,也是自己的社保卡,卡号和密码只有李大爷一人知晓,这钱咋可能没有了那?
李大爷急的满头大汗,赶紧给儿子打电话,儿子急急火火赶来,拿起老爸的手机一看,手机上有多条奇怪的信息。
信息上显示,发信息的平台有爱奇艺,中国移动,他趣,还有其他多个平台发来的验证码消息。
李大爷和儿子找到了当地媒体,小莉帮忙来到李大爷的家里。
小莉拿起李大爷的手机一看,还是那种黑色的老年机。
这种机子只能打电话用,任何APP都不能下载,李大爷更是一头雾水:“我什么都没做,这手机我连上网都不会……”
小莉看着李大爷绝望的表情,一阵心疼,老年人全靠退休金生活,发生了这种事情,让他们不知所措。
随着警方的介入和小莉的帮助,一个隐藏在暗处的阴谋逐渐浮出水面。
警察告诉媒体,类似的案件早有发生,这是一种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的新型诈骗。
嫌疑人通过非法购买的短信嗅探设备,在深夜悄无声息地拦截了李大爷的短信。
嫌疑人再结合其他途径获取的身份信息,利用免密支付功能将钱款转走。
小莉和李大爷父子又来到银行,银行的工作人员打出来了银行卡明细。
银行已经把李大爷的银行卡冻结,并打出了李大爷卡上的银行流水。
流水上显示资金流入的卡,开户行是北京石景山支行,但对方的账号信息查不到。
银行方也表示,资金是通过一种名为“数字钱包”的新型支付方式被转走的。
这种支付方式无需传统密码,只需验证码即可完成交易。
这让李大爷更加难以接受,他从未听说过什么数字钱包,更别提操作了。
案件的真相让人唏嘘不已,就连老年人的退休工资都成了不法分子的诈骗目标。
在这个看似便捷的数字时代,那些坏人无处不在,好像藏在黑暗中的暗黑影子,随时都准备吞噬别人的财产。
李大爷的遭遇,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某些阴暗角落。
李大爷的遭遇,也提醒着每一个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比什么都重要。
银行表示,会极力配合警方的调查,全力追踪犯罪分子,案件仍在调查中,警方正全力追捕嫌疑人。
有人说:老年退休金就不能打到卡上,老年人就用存折,本人亲自去银行取钱才最安全。
还有人说:这个免密支付就不应该批准,坑害无数人了,应该立即取消!
有人就问了,在银行帐上被窃,银行难道就没有责任?
那么,这件事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呢?
1. 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李大爷的短信验证码,进而实施诈骗。
《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二条: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
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李大爷的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收集,盗取了李大爷的退休金。
李大爷有权要求,责任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银行在此案件中有责任吗?
《商业银行法》第六条,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犯。
《商业银行法》第二十九条,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
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银行有责任保障储户的存款安全。
如果银行在信息安全防护上存在疏漏,导致客户信息泄露或被盗用,银行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诈骗犯罪的认定与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犯罪嫌疑人利用高科技手段实施诈骗,数额达到李大爷的退休金金额,已涉嫌构成诈骗罪。
一旦警方破获,犯罪嫌疑人将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