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之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机关暨中共第一所干部学校外国语学社旧址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机关的旧址位于新渔阳里6号(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这里也是中共第一所干部学校外国语学社的校舍。1920年8月22日,上海组建了中国第一个青年团。陈独秀指派了中共上海发起组中最年轻的成员俞秀松担任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之后全国各地纷纷组建起了青年团组织。早期团的组织机构,就设在新渔阳里6号内。1921年3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委员会在这里成立。
当时共产主义思潮刚刚传入中国,陈独秀等人均感觉缺乏有力且专业的革命干部,希望在青年中选拔一些人才赴俄学习。同时因为当时渔阳里处于热闹地界,里弄里常常有人进进出出。为了隐蔽,于是就办了一个“外国语学社”。外国语学社吸引了一些青年才俊,不少日后赫赫有名的革命家,如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罗亦农等,都是从这里走出,赴俄学习的。同时,这里还是维经斯基指导和资助下的中俄通信社所在地。中俄通信社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状况和经验作出了极大贡献。从1920年至1921年,新渔阳里6号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上海党团组织的重要活动地点之一,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1920年10月中国工人阶级的第一个产业工会-上海机器工会筹备会议、1921年国际劳动节的筹备会议等也在此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