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军演压死两名士兵?西方玩不转的布坦协同,在中国是基本要求 据俄媒报道,日前在北约军演中,遭到履带车碾压的两名士兵已经确认死亡,这出死亡事件,给整个北约军演蒙上了一层阴影,俗话说以小见大,这场意外的背后,很可能是西方军队战术训练的巨大问题。
在两名士兵确认死亡后,北约官方并没有披露相关的细节,只是说明了被“履带车辆”碾压。什么样的履带车,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被碾压,都没有说明。但据我推测,这次事件很可能是一次演习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
参演的履带车辆,要么是坦克,要么是装甲运输车,而步兵只有在演习过程中,才会和步战车或者坦克产生交集,也只有在步兵和装甲车协同作战,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布坦协同时,才最有可能发生这种意外。
因为在实战演习中,坦克和步战车驾驶员不能够把头伸出车外获取视野,只能通过观察窗来获取有限的外部信息,而在这种情况下,步兵在车前交替掩护前进,发生意外的可能性非常大。
说实话,到目前为止,能够熟练使用布坦协同战术的国家,并不多了。美国因为作战体系原因,并不重视布坦协同,它有意将坦克打造成“堡垒”,作为一个独立的军事单位,投入作战。
但布坦协同,在解放军这里,则是最基础的战术技能,哪怕央视军事的记者都会一些基础的战术动作,例如快速登上装甲车,为队友提供掩护等。基本上所有的大型军演,都会演练布坦协同的能力,无论是南方的平原树丛,还是大西北的戈壁荒漠,变的只是装备和人员,不变的是战术和相应的战术动作。
为了更好的实现布坦协同的作战小国,我国的步兵班装备、步战车、坦克等等,在近几年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但目前仍在持续的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给布坦协同这个战术,带来了不少的变数。
首先,俄乌冲突中,大量无人机的出现,让坦克和步兵都面临着挑战,我们经常看到俄罗斯步战车拉着士兵冲锋时,被自杀式无人机袭击导致出现大量伤亡的情况。
除此之外,地雷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去年的扎波罗热地区,乌军一个步战车小队被困雷区,先头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后续前来救援的人员也触雷受伤。
而在巴以冲突中,坦克自带的主动防御系统,让步兵不得不呆在装甲车上,无法为坦克形成掩护,让哈马斯战士有机会贴近坦克,用火箭队和由反坦克地雷和手雷改装的炸弹,袭击了大量以色列的梅卡瓦主战坦克。
当然。这些问题在解放军看来都不是难事,在作战时,电子战系统可以屏蔽掉大部分无人装备,地雷等问题,也都有相应的部队解决,而在未来环境下,协同坦克、步战车作战的,可能是无人战场、机器狗等无人战术装备,这也大大提高了我军装备和人员的战场生存能力。
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北约,你会发现,以军事同盟为核心的北约,其成员国的战斗力似乎都不太行,法国就不必说了,德国军队肥胖问题严重,美国军队中吸毒、酗酒、性侵等问题层出不穷。
这次被压死的两名士兵,让我对整个北约的战斗力产生了怀疑,如果俄罗斯真的和北约发生冲突,还真不好说谁能占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