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春晚节目赏析——《碇步桥》

开心说洗护 2024-02-08 12:31:03
辞旧迎新,冬去春来。 舞蹈《碇步桥》由浙江音乐学院舞蹈学院2017年的原创舞蹈《碇步桥水清悠悠》改编而来,取材自浙江温州泰顺县仕阳镇仕水碇步桥。该桥全场144米,共233齿,每齿分高低两级, 高的那级可供肩挑扁担者或涨水时行走,低的那级可容两人并肩而行。 原版舞蹈以人物心理变化为主线,采用倒叙形式,讲述的是儿时的回忆碎片,所有碎片组成现在的记忆。舞蹈当中多次出现的双人叠舞是现在的自己与过去自己的对比,演绎了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并在最后挥泪告别。 春晚中的版本十分突出的一点是舞台调度变化,碇步石桥的形态随着石凳的移动演变成斜线桥、竖线桥、直线桥等,各种大斜线的调度凸显着江南少女嬉戏时澎湃欢乐的心情。 舞蹈中的动作大多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其中有两个标志性动作,一是微微晃动膝盖颤动, 灵感来源于人在过桥时重心不稳而出现的晃动,这个不稳的神态恰巧成为了最独特的地方;二是姑娘们坐在石凳上,双肩上下交替起伏,脚下左右交替点地,反映了江南女子在自然间活泼灵动的气质。 除了舞蹈动作,配乐也是一大亮点。瓷碗的节奏和频繁出现的人声“SaSa”都是自己敲击和录制完成的,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真实场景。作曲老师杨翼也透露,春晚版的音乐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和重新录制,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快板段落,并且将配器小提琴替换成了竹笛和萧,增强了江南的地域特色。 与原版相比,春晚的舞台呈现将重心放在了江南之意蕴和女性之柔美,展现了浙江富饶灵秀的自然风貌和热情好客的人文情怀,与此同时弱化了原版剧情的起承转合与情感的细节。有舍有得,也许这样的改编更适合春晚这样大联欢式的场合,通过春晚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吸引观众去追溯原版更为细腻的表达,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结果。 一江春水,两半清风,这支舞蹈将我国最古老的碇步桥搬上舞台,一步步踏回记忆中的温暖时光。舞台如同风吹流水,春风剪开细流,江南风韵之美扑面而来。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