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期,用来指代关外的“满洲”一词传入中国,引起了清朝官方的警惕和排斥,因为这

白梅聊军事 2023-05-19 21:01:47

清朝后期,用来指代关外的“满洲”一词传入中国,引起了清朝官方的警惕和排斥,因为这个词刻意强调了关外与关内的差异性与民族性,所以与俄国修建的东北铁路没有叫“满洲铁路”而是叫“大清东省铁路”,简称“东清铁路”,民国后又叫“中东铁路”。

事实上,“满洲”一词做为地理名词被普及,与清末革命党人有很大关系。为了反抗满清统治,孙中山等人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纲领,号召“十八省汉人”驱逐“满洲鞑子”,光复关内的汉地十八省,武昌起义icon时所举的十八星旗也是这个寓意。

不过很快革命党人就意识到了这个纲领的狭隘性,其等同于将关外的边疆土地拱手相让于各少数民族或者列强手中,因此在民国成立后就改变了态度,严禁“大汉”、“满夷”这样的提法,提出关内关外俱为中华之土的新观点,将铁血十八星旗中间添加了一星变成了十九星旗,以协调东北新疆等地属于中国的共识。

然而“满洲”一词经过反清革命十数年的推波助澜,在清末民初已然成为了与“关东、关外、东三省”混用的地名,但那个时候并不具有殖民气息,大家也并不觉得这个词刻意强调了“满洲就是满族人的土地”这样的狭隘认识,尤其是在“闯关东”移民潮后,满人在东北的人口比例已经下降至极少数。

在张作霖军阀统治期间,“东北”一词逐渐成为对整个东北地区的统一指称,但同时“关东、关外、东三省、满洲”的说法也在民间普遍使用,如1927年成立的中共满洲省委。然而到了九一八事变icon以后,日本扶植前清逊帝溥仪组建了关东军控制下的“满洲国”(Manchukuo)伪政权,导致这个词逐渐重新具有了鲜明的殖民主义icon色彩,直至建国以后被完全废止使用。

20 阅读:7380

评论列表

一休

一休

10
2023-05-20 12:22

不是还有满洲里?!

帝王 回复 05-21 23:03
你外东北都没了,还满洲里那,[无奈吐舌]

用户57xxx30 回复 05-20 14:15
是的,被视而不见了

大步

大步

10
2023-05-24 22:45

满洲是外国人发明出来的?小编是哪个野鸡大学毕业的天才

飞翔的石头

飞翔的石头

6
2023-05-27 21:23

还有通古斯这个词

用户82xxx20

用户82xxx20

4
2023-05-26 06:46

内地18省不也一直在用[笑着哭],你问问自治区的朋友

阿明

阿明

2
2023-06-03 08:50

英哥立死里面普通话的音译就是满大人

澎湖岛

澎湖岛

2
2023-06-09 15:29

推翻异族统治不靠铁血,难道靠满人良心发现?

白梅聊军事

白梅聊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