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友诈骗恐怖分子,冒充军事专家虚构军火交易,竟成功骗取15万美金,恐怖分子气

爱喝可乐的少爷 2023-03-01 13:02:28

中国网友诈骗恐怖分子,冒充军事专家虚构军火交易,竟成功骗取15万美金,恐怖分子气急败坏找中国警方投诉,最后小伙被罚款1000元,判刑4个月。

​​电信诈骗这个词近些年非常常见,诈骗分子经常利用不法手段骗取受害人大额钱财,但电信诈骗到恐怖分子头上的,世间罕有。2016年,一位深圳小伙就成功诈骗了一帮恐怖分子。

​​2016年9月,来自叙利亚的恐怖分子将报警电话打到了中国,并声称自己被中国的一名军事专家骗取了15万美元的军火交易首付款,这一通电话把民警给说得一愣一愣的,但抱着负责任的态度,民警还是决定听一听。

​​随后对方还给出了所谓军事专家的一些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听对方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民警也不得不重视起来,说不定真能抓到军火走私商呢。

​​随后民警按照对方给的银行账户,锁定了深圳市的一个公寓楼,特警人员全副武装上楼抓人,甚至还制定了作战计划,但将门强行破开后,门内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只见一个赤裸着上半身的年轻小伙正在打着网络游戏,小伙看见门被人破开也吓了一跳,等看到全副武装的特警队员更是吓得耳机都掉在了地上。

​​随后特警人员将小伙控制起来带回警局审问。小伙主动向警方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小伙姓袁,因在网上看到关于电信诈骗的新闻,于是突发奇想,想要试试自己能不能成功。

​​由于国内一直以来打击电信诈骗的力度很强,袁某也不敢将手伸向国内,于是他想通过外网,看能不能骗到一些人傻钱多的外国人。

​​到时候自己在国内,受害者在国外,即使事情败露自己也很难被追究责任,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小伙在外网“脸书”上打造起了属于自己的IP。

​​不得不说的是,袁某是个军迷,闲暇时间就喜欢在网上看一些国防军事类的节目,袁某想着国外的军火贸易做的那么火,自己干脆伪装成中国军火商好了,正好自己也懂一些军事知识。

​​于是袁某先是给账号取了一个我国某军事工业公司的昵称,然后不时的,将一些在网上搜集到的武器装备资料发到社交平台。

​​之后再不时的发表帖子,暗示自己有渠道可以搞到武器装备走私国外,当一切准备就绪,剩下的就是等鱼儿上钩了。

​​在一段时间之后,袁某还以为自己的诈骗手段没有奏效,但突然而来的一个私信消息让袁某突然兴奋起来。

​​对方一开始并没有开门见山的说自己想要购买武器,而是和袁某聊起了武器装备,而聊到这些东西,袁某还是颇有一些自信的,于是和对方侃侃而谈。

​​很快,对方见袁某确实非常专业,于是向袁某表达了来意,对方表示自己来自叙利亚的某某组织,想要购买一批武器装备。

​​袁某看到这里心里一惊,这个组织袁某知道,是被国际社会通缉的恐怖组织。骗这些恐怖分子,自己会不会被追杀?但想到自己身处中国,恐怖分子应该不会疯狂到来中国找自己吧?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袁某告诉恐怖分子自己手上有库存,AK47自动步枪5000支,7.62mm子弹100万发,3套反导系统,2000枚导弹。如果大批量购买,还会赠送一些手雷。

​​货物可以走海运,从中国的天津港出海,途径地中海土耳其,最后到底叙利亚的港口。

​​恐怖分子一听还有赠品拿,于是先向袁某订购200支自动步枪加上子弹若干,等这笔货成功交易后,再大批量购买下一批。

​​袁某一听乐了,于是将自己的账户信息给了对方,结果对方竟真的支付了15万美元的首付款。其实恐怖分子还想等武器到货后,就把另外15万美元给黑掉,谁知道袁某压根就没打算给他们发货。

​​在打完款后几个月里,恐怖分子没有收到任何货物,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是被骗了,他们气急败坏恨不得把袁某千刀万剐,但奈何袁某身在中国,他们可不想招惹中国政府。

​​于是只能向中国警方报警,在报警后袁某确实被抓了,但却不是以诈骗罪被判刑,而是涉嫌宣扬恐怖主义的罪名,但袁某有自愿认罪的情节,于是予以轻判。

​​2016年,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检察院判决被告人袁某,拘役4个月,处罚金额1000元。

​​诈骗无疑是违法行为,但诈骗恐怖分子,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你怎么评价袁某的行为呢?

0 阅读:30
爱喝可乐的少爷

爱喝可乐的少爷

感谢大家的关注